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琦玥 Zhou Qiyue
出 处:《中华戏曲》2023年第4期158-175,共18页
摘 要:自沈宠绥提出“阴出阳收”起,其真实含义便聚讼纷至,前人提出“阳平高唱”“清纽阳调”“清音浊流”三种解释。梳理解释学术史源流、辨析不同说法内在逻辑,可以发现“阳平高唱”“清纽阳调”都存在内部矛盾,“清音浊流”具有更强解释力和普适性,更切近沈宠绥原意。但以其解释“阴出阳收”仍有矛盾,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些矛盾之处与沈宠绥建构规则过程中充分考虑戏曲演唱、创作实际而改造吴方言语音特点有关。“阴出阳收”实质是“清音浊流”实际语音基础与吴语区北曲演唱、创作实际交融的产物,是一种适用于吴语区戏曲演员、戏曲作家演唱、创作北曲的特殊语言变体的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