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民[1] Sun Min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BKS066)。
摘 要:生活问题既是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哲学探讨的根本问题,还是任何哲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哲学对生活的探讨,大多都把生活问题看作理性问题、精神问题,无法把握生活的真实内涵。批判和扬弃传统哲学的生活观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表征。马克思生活观的根本特点体现在:坚持实践的方式,从人类自由解放的高度来思考生活问题,突出强调创造新生活有助于造福人类幸福,具有鲜明的价值旨趣。马克思生活观从根本上为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引,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历史的、人文关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规定。很显然,深入研究马克思生活观的价值旨趣,不仅对于我们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生命力,进而探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而且对于把握当代乃至未来人类社会的实践,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