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场”的影像书写方式探析——以纪录片《脸庞,村庄》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孟婷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出  处:《电影文学》2024年第23期46-50,共5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西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Dolby Vision技术在电影《寻根周原》制作中的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HF2020052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影视人类学作品将拍摄者体现在作品之中,与传记类电影不同,这种体现并不完全围绕拍摄者展开,而是将主体拥有的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两种身份适当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在场”状态。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阿涅斯•瓦尔达贴有唯一的女性导演标签,在其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对电影艺术的多元化探索从未停息。通过对其作品《脸庞,村庄》为主要文本分析可见,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在场”达成重叠状态,并且将摄影机成为自我影像书写的“笔”。瓦尔达的作品具有一种“零散”的叙事结构与杂糅的艺术风格,这种结构与风格体现出紧贴式与主观式的黏合,带来超越传统边界的艺术体验,这使她创作出独树一帜的影视作品。

关 键 词:《脸庞 村庄》 影像书写 “在场” 拍摄关系 

分 类 号:J95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