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鹏[1,2] Cheng Peng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上海201620 [2]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 处:《学术交流》2024年第10期70-82,共13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农村社会矛盾法治化治理研究”(21KSE331)。
摘 要:在合理限度内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符合社会交往的预期,有助于促进个人信息的流通利用,但“公开”及“合理”的界定问题在学理上尚存争议。应从静态及动态两个维度理解公开,公开状态应指向不特定第三人,公开行为则需具备自发性及合法性。自行公开与法定公开的理论基础并不一致,前者主要体现为信息自决,后者则旨在维护法秩序统一。信息处理属于动态发展的过程,应将利益衡量理念贯彻于处理行为的全生命周期。将告知义务作为信息处理的前提,以公开目的框定处理行为界限,保障信息主体拒绝权以维护个人自决,方能厘清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合理处理限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