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文化保护中的影像记录——以《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创作项目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伟[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出  处:《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18期1-4,共4页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基  金: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中国最后的驯鹿——敖鲁古雅》(项目编号:2018-A-05-(221)-0886)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单位:清华大学。

摘  要:影像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记录方法之一,它以影像为信息载体,记录并呈现人类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样貌。通过影像可以透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历史变迁。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北坡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是我国境内唯一依靠牧养驯鹿谋生的特殊族群,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由于人口稀少、长期的迁徙以及近年来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融入,不少驯鹿鄂温克人独有的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本文从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的独特性、濒危性进行探讨,提出利用多种影像媒介对驯鹿鄂温克人文化进行保护的有效途径,以期在民族文化保护领域、国内民族影像史、多民族视觉文化传播交流领域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驯鹿鄂温克 敖鲁古雅 民族志摄影 

分 类 号:J4[艺术—摄影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