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和改良式全盆底功能重建术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盆腔脏器脱垂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怀英 程紫琦 陆雅佩 

机构地区:[1]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浙江杭州3114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22期4569-4573,共5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 对比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LUSC)和改良式全盆底功能重建术(MTPFR)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盆腔脏器脱垂(PO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20例中盆腔缺陷为主PO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分组,其中MTPFR组116例,LUSC组10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解剖学评估、性生活满意度[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31)]、盆底肌功能[盆底肌力等级、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USC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MTPFR组(P<0.05),而术中失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子宫切除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MTPFR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POP-Q)各指示点(Aa、Ba、C、D、Ap、Bp、gh、pb)测量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MTPFR组TVL测量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LUSC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12个月各指示点测量值、盆底肌力等级分级及PFIQ-7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PISQ-31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术前显著提升(均P<0.05),且LUSC组明显高于同期MTPFR组(P<0.05);随访期间,LUSC组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LUSC和MTPFR在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POP方面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腔功能,其中前者具有失血量少、子宫切除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更有利于性生活满意度的提高,但其手术时间长且术后慢性疼痛率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评估后选择。

关 键 词:全盆底功能重建术 骶骨固定术 中盆腔缺陷 盆腔脏器脱垂 疗效 安全性 

分 类 号:R711.59[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