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朝戈金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48-50,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对口头文学生产者的研究进步迟缓,一个主要原因是来自民间的演述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面目模糊的“集体”,可以深入讨论的理论空间不大。晚近西方学界在纠正这种态度上有明显进展,如对杰出演述人的个案研究逐渐增多,也出现了一些理论概括,不过在笔者看来,可讨论的问题所在多有。本文聚焦口头文学演述人,需要时参照书面文学作家,进而从创作媒介、主体属性、运行策略、身心调用等不同侧面,揭示口头文学演述人的诸种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