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如 赵琦 叶剑芝[1,2] 罗成 林玲 李琪[1,2] 韩肖 ZHOU Ru;ZHAO Qi
机构地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00 [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湛江),广东湛江524000 [3]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昆明650201
出 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4年第6期50-56,共7页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o-Products
基 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计划(GJFP20220206);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QN291)。
摘 要:以荔枝为评价对象,测定蛋白质、维生素C、膳食纤维、水分、总氨基酸含量、灰分、可食率、还原糖等8个品质指标,通过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明确品质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荔枝品质客观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理想解法建立荔枝品质主观评价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评价差异。结果显示,8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在1.81%~34.56%,各指标组内数据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8个指标中,膳食纤维与还原糖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还原糖与灰分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前5个主成分构建客观评价模型,保留了85.694%的原始信息;层次分析法对8个评价指标主观赋权为0.03、0.07、0.08、0.26、0.03、0.02、0.25、0.27;两种评价模型得到的评价排名整体呈现相反结果,两组排名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为-0.59且相关性极显著,结合荔枝品种和消费者日常实际品尝评价信息,主观评价模型更符合消费实际。本文通过对比荔枝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为农产品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主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法 理想解法 品质评价 荔枝
分 类 号:TS255.7[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