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岩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3
出 处:《东岳论丛》2024年第11期30-37,共8页DongYue Tribune
摘 要:从鲁迅留日时期到晚年,隐含着一段极具个人性的海涅阅读、译介史。1930年代,海涅经由梅林的阐释重获一种政治身份即“社会主义抒情诗人”,从而进入左翼知识体系。海涅所象征的一系列问题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社会主义与智识阶级的关系等在“文艺自由辩论”的推动下,成为鲁迅重新思考、建构其革命文学观的工具、资源、路径。经过对海涅“革命的一面”的发现,鲁迅重新定义了“同路人”与“革命者”之间的关系,也探究了政治思想中审美建构的可能。最终,通过海涅,鲁迅强调了文学与文化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特殊位置,在20世纪以革命为主体的历史深层结构中挖掘了一条文学实践的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