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饮理论探讨恶性心包积液证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廖茂棣 姜欣 黄金昶[2,3]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北京100029 [3]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肿瘤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11期1522-1525,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545);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项目(2022-JYB-JBZR-042)。

摘  要:从支饮理论内涵出发,着重探讨其与水液代谢过程的密切关系,从而阐释恶性心包积液病因病机,进而深入探讨本病中医治疗策略。基本治法可分为4类:宣肺解表、散寒除湿;健脾化湿、行气通腑;清利焦膜、畅通水路;温补心肾、化湿利水。具体治疗可将艾灸作为重要手段,辅以中药、针刺辨证治疗,内外同治可从根本上温阳化饮,并充分兼顾饮邪形成、代谢的不同环节,从而快速减少积液产生,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关 键 词:痰饮 支饮 恶性心包积液 医案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