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社会空间的形塑——以西部典型村庄为例  

On the Shaping of Social Space by the Governance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Taking Typical Villages in the West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春天[1] 王辰光 Lu Chuntian;Wang Chen’guang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710049

出  处:《江淮论坛》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20年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的变迁及动力机制研究”(23ASH010)。

摘  要: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对社会空间的影响较少受到学界关注。通过对西部典型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自“新农村建设”时期至今的回顾,发现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是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前提,村民以平等信任为原则的动员参与是治理基础,国家不同阶段的持续投入是资源支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及其结果形塑了社会空间的不同面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增强了村庄共同体意识,但居住空间位置的重组意外弱化了日常互动,现代化生活方式加剧了交往空间的区隔,产业衰微和建房负债则强化了村民“乡—城”的单向空间流动。未来农村应在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与社会空间的有机互促,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关 键 词:农村人居环境 新农村建设 社会空间形塑 “三生空间” 乡村振兴 

分 类 号: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