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衍玲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2]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出 处:《教育科学论坛》2024年第35期1-1,共1页Education Science Forum
摘 要: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少年提供了精神指引,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增强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爱国的价值观可以激发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平等、公正和法治的价值观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的认同感、减少孤独感;友善和和谐的价值观可以促进青少年与他人的良好互动,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网络;诚信、敬业的价值观有助于形成青少年的积极人格,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加自信和受人尊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和网络环境的协同努力。
关 键 词:人际关系网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人格 青少年心理健康 专项行动计划 协同努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