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门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广东江门529030
出 处:《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年第24期121-125,共5页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为改善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因心脏大血管疾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情况分为两组,正常组(21例,术中未发生低体温,术中患者机体温度≥36℃)和低体温组(31例,术中发生低体温,术中患者机体温度<36℃)。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患者发生低体温的预测价值,并据此构建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低体温组患者年龄≥65岁、BMI>24 kg/m2、基础体温<36.5℃、术中未复合保温、手术室温度<22℃、麻醉时间≥120 min占比均高于正常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BMI>24 kg/m^(2)、基础体温<36.5℃、术中未复合保温、手术室温度<22℃、麻醉时间≥120 min是导致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BMI、基础体温、复合保温、手术室温度、麻醉时间预测患者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3、0.697、0.689、0.666、0.697、0.674,分析约登指数认为,BMI、是否复合保温、麻醉时间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据此构建相关预测模型,并经ROC曲线分析验证显示,预测模型预测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AUC为0.942,表示模型区分度较好,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AUC为0.863,表示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结论年龄≥65岁、BMI>24 kg/m^(2)、基础体温<36.5℃、术中未复合保温、手
关 键 词: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手术 低体温 模型建构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