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72-78,共7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变局背景下中国对美战略传播转型及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CXW008);重庆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与实践的对外阐释及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3ZTZD07)的研究成果。
摘 要:国家形象研究与实践长期被现实主义的竞争性话语主导。然而当博尔丁发明“国家形象”概念时,它却是非竞争性的概念。博尔丁将对国家形象的分析引入国际政治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和平的可能性。尽管国家形象理论与实践一度背离了博尔丁的本意,但安霍尔特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实践困境中走向对非竞争性理论的复归。非竞争性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提供了中西对话和想象空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