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宗慧琪 李明轩 刘红旭[2] 周琦[2] 李享[2] 胡哲恺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23期4380-438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104767);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No.Z221100007422127)。
摘 要:以“浊邪伏络”为切入点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由于肺、脾、肝失和,产生浊气、浊痰、浊瘀等病理因素,堵塞络脉,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心体失养,心脏虚损,发为心痛。基于“浊邪伏络”理论,根据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发生机制,提出“气-痰-瘀-虚”的中医辨证体系,阐述该病的病机特点。治疗上以“化浊通络”为总则,采用宣肺行气、健脾化痰、疏肝逐瘀之法,通畅络脉,从而恢复气血周流,达到养心体、行心用的目的,以期为中医防治微血管性心绞痛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微血管性心绞痛 浊邪伏络 气滞 痰湿 瘀血 脏腑辨治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