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祖静涛
出 处:《医学前沿》2024年第14期221-222,共2页Frontiers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在骨科高龄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价值,评估其对术中安全性和术后恢复的影响。高龄患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手术风险较高,麻醉管理对术后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有无麻醉深度监测的患者,分析其对围术期并发症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至2023年期间接受骨科手术的60例高龄患者(年龄≥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麻醉深度监测(使用BIS监测仪),对照组则不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均采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其他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观察组10%,对照组30%,P<0.05)。其他围术期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和谵妄的发生率在观察组也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在骨科高龄患者手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通过精确控制麻醉深度,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因此,麻醉深度监测可作为骨科高龄患者手术中麻醉管理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提高术中安全性和术后恢复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