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2]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4
出 处:《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167-186,共20页
基 金:2023年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兵家类汇考”(编号:2023SJYB206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北宋元丰间,神宗诏将《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与《李卫公问对》合并刊行,号为《武经七书》,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后发现《尉缭子》等书或未经校勘即付梓。今存《七书》最早刊本为南宋刊本,但南宋刊本实际上不止一种,但在平时引用及叙述中却多有窜乱。南宋《施氏七书讲义》作为《七书》的最早注本,在后世流传中鲜见于官私目录。然而通过明清其他注本的间接反映以及明清时人著述记载的细节,是能见该书于当时流传痕迹的。《七书》对明清兵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因明清武闱策论多出自《七书》,更使其得到远超其他兵书的重视并进一步广泛流传。但明季武闱《七书》注本相互间因袭严重,且多为坊贾托名射利之书。《四库全书》纂修时即因坊刻鄙陋、书名重复等原因,使《七书》及各类注本遭到了一体禁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