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士大夫融通儒释道趋向及其境地观照——以多重社会变奏下的李纲为例  

The 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 Integration Trend and the Situation View of the Scholars-official in the Song Dynasty:Take Li Gang under Multiple Social Changes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茂华[1] 李雪楠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

出  处:《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361-380,共20页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劝分与富民捐输问题研究”(编号:23BZS04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宋朝儒释道合流总趋势以至两宋之际禅宗杨岐大盛风尚下,出身儒学世家且多有习佛研《易》亲友的李纲,少时一度热衷释道两家修炼;于徽宗行毁佛之策时,曾著《三教论》强调释道两家的教化作用;宣和二年贬谪沙县期间,曾集中研习佛经。遭金军入侵致宋室南迁劫难时,他与国运同跌宕,其在建炎二年至绍兴元年落职鄂州居住再贬海南旋北返期间,忧患之际沿途多拜禅刹访禅僧参禅理,为释解苦闷而研《易》。其与吴敏、许翰书信和《易传内、外篇》中,认为《华严》与《易》互为表里,儒释两家入世出世法融为一体,提出由象数以会义理的究《易》途径。“垂世文章灿星斗,平生忧患足风波。”李纲以天下自任,与国家民众共休戚之心始终有之,积极经世而自重自省,兼怀功遂身退的大德之愿。世与愿违,在家国败亡之痛愤至深、皇家旋用旋弃之下、政敌大肆诽谤与排挤之间,其或为政维艰,或颠沛流离,心境曾跌至灰冷,健康每况愈下。也正是凭依诸家智慧纾解,他对此遭际才有所释怀与超脱。然力谋恢复与中兴而遇人不淑的他,即便晚年归休养痾于福州,仍不胜忧国之情。

关 键 词:李纲 宋室南迁 杨岐大盛 《华严》 《易》 

分 类 号:K244[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