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工合”运动关系探析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hinese Industrial Co-operative Movement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晓飞 Xiao Xiaofei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历史学院,230601

出  处:《民国档案》2024年第4期81-94,共14页Republican Archiv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藏中国工业合作运动档案整理与研究”(23CZS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美国基督教会援华活动研究(1937—1945)”(22JJD77003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家政权力量与民间力量是近代合作运动的两大基本动力。“工合”运动是抗战时期由国际友人和国内民主人士共同发起,得到国共两党一致认可、支持的新型合作运动。国民党与“工合”运动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国民政府通过为“工合”运动提供拨款资助,向“工合”进行军事订货,及给予免税、免役优待政策来支持“工合”运动。另一方面,国民党始终试图运用政权力量掌控“工合”运动,将其纳入自己主导的体系之下。其主要措施有建立统一的合作行政和合作金融体系,从组织人事方面加强干涉、渗透,还专门针对“工合”制定监督管理办法。由于参与“工合”运动的民间力量活跃,运动在组织机构、经费来源、人事任免方面具有独立性,使国民党陷入既想掌控又难以掌控的两难境地。

关 键 词:抗日战争 “工合”运动 国民党 合作社 战时生产 

分 类 号: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3[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