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志山 Wu Zhishan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历史学院,110136
出 处:《民国档案》2024年第4期130-142,共13页Republican Archiv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决策问题研究”(19ZDA2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37年8月初,受中国军队增兵察哈尔的影响,日军以第5师团等部进攻南口,“被动”地改变了首先沿平汉铁路南下河北作战的既定计划。攻占察哈尔之后,日军内部经过逾一个月的讨论才于1937年10月1日确定进攻太原。持续一个月的犹疑,给了中国军队在忻口调兵布防的时间,而这也成为日后第5师团等部被阻于忻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帮助第5师团打开战局,华北方面军自河北调兵入晋东增援。此举虽最终帮助日军攻占太原,却削弱了第1军在河北的战力,从而诱发了华北方面军与第1军之间的系列“纠葛”。“太原作战”的出台与实施表明,日军在全面侵华初期虽是矜功负胜,但其内部也存在意见纷歧、决策拖沓的情况,有时则为居于弱势一方的中国军队提供了一定的战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