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小儿外科,430056
出 处:《临床外科杂志》2024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
摘 要:病人,男,133天。因阴茎根部背侧耻骨前瘘道伴渗液6天,于2022年6月9日入院。出生后即被发现其阴茎根部背侧有一瘘口,平时无漏尿,排尿时此瘘口亦无尿液漏出。专科情况:阴茎伸直可,尿道外口位于龟头前方,于阴茎背侧后处见大小约0.2 cm×0.3 cm瘘口,瘘口可见少量渗液,透明黏液状,周围无明显红肿,触碰不配合,疼痛无法查出(图1A)。瘘口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局部彩超检查提示一个2.8 cm×0.3 cm的条索状囊性病变,走向膀胱颈部,诊断为先天性耻骨前窦道。在喉罩全麻下行耻骨前窦道切除术,术前留置6F导尿管,经瘘口注入美蓝,尿袋内未见尿液蓝染,考虑瘘管近端与膀胱、尿道不相通。取阴茎根部背侧瘘口处做梭形切口约1.5 cm,分离皮下组织,组织钳提起瘘管远端,向耻骨后上方沿美蓝染色走向分离,见窦道紧贴耻骨软骨,向深部延伸,分离至瘘管盲端,盲端与膀胱、尿道不通,亦未进入腹腔。2-0缝合线双重结扎并缝扎,电刀完整切除瘘管,手术顺利。标本大小约2.5 cm×0.4 cm(图1B、C)。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管状结构、腔内仅排列有一层鳞状上皮,周围有平滑肌纤维束环绕(图1D、E)。患儿治愈出院,随访至术后24个月,无复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