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力”到“脑力”——人工智能产业革命下的现代性分工与人的社会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忠[1,2] 

机构地区:[1]上海海事大学 [2]庚商教育智能科技

出  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4年第24期22-22,共1页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摘  要:1917年6月,27岁刚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晏阳初来到法国普兰,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后勤补给的5000名华工进行文化支持,主要是帮他们为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人写信。晏阳初发现,虽然大机器生产带来的生产力革命需要的是机器,然而聪明又勤劳的华人劳工在生产上并不弱于欧洲受过充分教育的工人,他们受人歧视仅仅是90%的人不识字而已。从这个时候开始,晏阳初就下决心进行平民主义教育,将苦力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力,他称为“脑矿”。

关 键 词:晏阳初 人的社会性 耶鲁大学 后勤补给 大机器生产 平民主义教育 生产力革命 人工智能产业 

分 类 号:C912.1[经济管理] F416.6[社会学] F49F1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