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肿瘤科,阜阳236600 [2]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肝病科,阜阳236600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11期2364-2367,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附芪消肿方联合针刺治疗胃癌恶性腹水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胃癌恶性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55例(脱落5例)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脱落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附芪消肿方联合针刺治疗。统计两组持续治疗4周腹腔积液的疗效和脾肾阳虚证的中医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腹围、腹水深度、尿量。测定两组外周血中血细胞簇分化抗原4+(cluster differentiation 4+,CD_(4)^(+))、CD_(4)^(+)/血细胞簇分化抗原8+(cluster differentiation 8+,CD_(8)^(+))、血细胞簇分化抗原16+(cluster differentiation 16+,CD_(16)^(+))血细胞簇分化抗原56+(cluster differentiation 56+,CD_(56)^(+))的水平和腹腔积液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的水平。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腹腔积液疗效的总有效率(67·86%,38/56)高于对照组(49.09%,27/5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脾肾阳虚证中医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腹围、腹水深度显著减少,尿量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腹围、腹水深度低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D_(4)^(+)、CD_(4)^(+)/CD_(8)^(+)、CD_(16)^(+)CD_(56)^(+)水平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腹腔积液AFP、CEA、CA724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腹腔积液AFP、CEA、CA724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肝毒性、肾毒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芪消肿方联合针刺可提高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减轻脾肾阳虚证的症状,降低腹水深度和腹围,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腹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 键 词:附芪消肿方 针刺 胃癌恶性腹水 脾肾阳虚证 腹水深度 腹围 免疫功能 腹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