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虹
机构地区:[1]徐州医科大学
出 处:《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第23期54-56,共3页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号:2019SJA0962)成果。
摘 要: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马克思以独到的洞察力,透过资本主义制度中商品、货币与资本的表象,深入探究其核心的劳动属性。他通过剖析诸如劳动异化、个人劳动、社会劳动以及剩余劳动等概念的内在机制,强有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价值观,并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仅承袭了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精华,更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与精准定位。这种价值观念的弘扬,不仅是对历史智慧的尊重,也是对现实挑战的有力回应,旨在构筑一个更加公正、和谐与繁荣的社会。
关 键 词:马克思劳动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异化劳动 个人劳动 社会劳动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D64[政治法律—政治学] A8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