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鹤 Feng He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8
出 处:《档案》2024年第9期57-63,共7页ARCHIVES
基 金: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9MZD O1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1919年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深入传播,为适应形势需要,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张国焘等中国共产党人,效仿苏俄经验,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京的团组织建立之后,围绕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青年、开展工人运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这些革命活动体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积极协助各地建立团组织;二是组织建设历程曲折;三是深入青年群众。北京高校学生作为中共早期北京团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其自身的群体特征是这三个历史特点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为中共早期北京党组织的一部分,北京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这三个历史特点也深受中共所面临的严峻革命形势这一宏观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北京近代工业有了一定发展,工人阶级的数量较多,文教较为兴盛,高校众多,使得北京团组织拥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以及深入青年的现实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