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1期2337-2340,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2022年度免疫性疾病研究槐杞黄专项(CXPJJH122003-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4282)。
摘 要:肾小球疾病是以肾小球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三大类。此病临床上常见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且往往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最终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1])。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在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中,调节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抑制炎症反应至关重要。近年来,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润肺、益气养阴之效的槐杞黄颗粒逐渐应用于肾脏疾病临床治疗,疗效明显。槐杞黄颗粒可以纠正肾脏病免疫系统失衡状态,抑制体内炎症反应,保护肾小球足细胞结构,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改善肾纤维化,减少合并感染的发生^([2-5])。现将槐杞黄颗粒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 键 词:槐杞黄颗粒 肾小球疾病 临床应用研究 终末期肾病 主要病变部位 健脾益肾 免疫介导 肾脏疾病
分 类 号:R256.599.2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