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黄疸新生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琳[1] 胡润芳[1] 石文静 高娟[1] 

机构地区:[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200233

出  处:《国际儿科学杂志》2024年第10期716-720,共5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摘  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黄疸新生儿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新生儿UTI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有UTI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黄疸相关参数,并记录UTI病例的尿培养、药敏结果。结果251例黄疸患儿中55例(21.9%)有UTI。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基本病例资料中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光疗时间及实验室指标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尿常规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日龄[6(4,11)d]大于对照组[4(3,6)d],血常规中血红蛋白[(158.1±24.4)g/L]低于对照组[(175.8±22.1)g/L],CRP[0.50(0.49,0.50)mg/L]高于对照组[0.49(0.49,0.50)mg/L],尿白细胞脂酶阳性比例(32.7%)高于对照组(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低(OR=0.976,95%CI:0.956~0.997,P=0.026)、尿白细胞酯酶阳性(OR=0.280,95%CI:0.097~0.810,P=0.019)是不明原因黄疸新生儿UTI的独立危险因素。UTI致病菌大部分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4.9%。较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54.7%)、肺炎克雷伯菌(13.2%)、粪肠球菌(11.3%)。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曲松的总耐药率为4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均敏感。结论对于不明原因黄疸新生儿应及早完善尿常规及尿培养,新生儿UTI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重视膀胱导尿培养,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关 键 词:婴儿 新生 泌尿道感染 黄疸 

分 类 号:R722.1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