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场”中的成长——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的童年留守体验  

Growing Up in the Absence of Parental Accompaniment--A Study of Rural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Left Behind" in Childhood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妙雨 程猛 XIAO Miaoyu;CHENG Meng

机构地区:[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100091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北京100875

出  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00-108,共9页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基  金:2022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培优项目“现代化视野下精英高校大学生情绪困扰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课题编号:YLXKPY-ZYSB2022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为提高经济收入选择进城务工,“留守”成为千百万农村儿童共有的童年经验。通过对10位在重点大学就读的农村女大学生的童年留守体验及其影响进行深度访谈,本研究意在探究留守经历对个人成长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在时空被高度压缩的成长历程中,她们与父母的情感关系较为淡漠,体尝着“入不了心”的爱,形塑了“独立”与“脆弱”并存的性情特征。尽管她们心中有怨念,却又无从指责,真实情绪的掩饰与压抑灌注在个人性情之中。留守所带来的亲子关系的张力和困境对农村女大学生的性情养成产生了复杂影响。

关 键 词:现代化 童年留守体验 女大学生 时空压缩 脆弱性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C913.68[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