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胡谱忠(译) Daniel Yacavone
机构地区:[1]英国爱丁堡大学 [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文学系
出 处:《世界电影》2024年第6期42-62,共21页World Cinema
摘 要:反思反身性,如同其话题本身一样,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会是一种迷宫般的体验。——堂·弗雷德里克森(Don Fredericksen)在广义上,关于电影反身性有着相当一致的共识。很少有评论家和理论家会否认《持摄影机的人》《筋疲力尽》和《穆赫兰道》是高度反身性的影片;电影中的电影以及打破所谓的“第四面墙”是惯常的反身性手法;反身性与非反身性电影、风格及其体验之间存在着本质或程度上的显著差异。然而,超越这些一般性的描述,人们在反身性作为一种符号化、交流及艺术表达形式的详细运作方面,观点各异。这些观点包括它对观众的具体影响;其历史和风格演变,它与电影现实主义和幻觉主义的关系,以及反身性的政治和社会批判维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