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电影崇拜主义: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赫铁龙(译) Fatima Chinita

机构地区:[1]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学院戏剧与电影学院 [2]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出  处:《世界电影》2024年第6期63-74,共12页World Cinema

基  金: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项目“新技术背景下的影视声音创作及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24H107-SQ)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元电影可以描述电影观众对电影的态度以及他们对电影的崇拜类型。观众的一个子类别——我称之为元观众(meta-spectators)——在消费类型上高度专业化,近乎痴迷。我认为,有两种主要的元电影接受方式,尽管它们有明显的差异,但并非完全不兼容。由于它们都是在元电影作品上描绘的,因此电影本身就是我的类型学的最好印证。在我对电影观众的分类中,其一是“影迷”(cinephile),一种倾向于艺术激进主义和电影大师崇拜的精英;其二是“电影粉丝”(fan),一种通俗文化消费者,热衷于特定的电影宇宙及其各自的人物和主题。我将以四部描绘此类接受实践的电影为依据来阐述我的观点:《前卫之旅》(Travelling Avant,让-查尔斯·塔切拉,1987,法国)、《戏梦巴黎》(The Dreamers,贝纳尔多·贝托鲁奇,2003,英国/法国/意大利)、《自由进取号》(Free Enterprise,罗伯特·梅耶·伯内特,1998,美国)以及《星战迷友》(Fanboys,凯尔·纽曼,2009,美国)。

关 键 词:电影接受 迷影 粉丝圈 崇拜主义 元电影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