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龙秋羽 LONG Qiuyu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 处:《税务研究》2024年第12期84-89,共6页TAXATION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税法基础理论的反思与拓补”(项目编号:21FFXB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偶然所得”相关规定未清晰阐明其核心意涵,从而使“偶然所得”税目不能与相近税目准确界分、不同性质的“偶然所得”税负不均,致使量能课税的效力遭到贬损。透过法理层面的分析可知,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征管规则并无绝对理想的方案,其本身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兼顾控权和授权双重需求,偶然所得的征收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应考虑区分偶然所得的具体类型,使其中部分所得得以扣除取得成本;逐步扩大综合所得的范围,矫正税负失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