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根成[1] Zheng Gencheng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75-81,共7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史视阈下的人工智能伦理研究”(项目号:21BZX116);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重点课题“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研究”(项目号:1270JYN6524001G-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当前影视创作领域,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广泛应用角色设计与动画创作、剧本创作与情节生成、特效制作与渲染技术、观众数据分析与市场预测等关键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和作品的精致度。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系列伦理问题也随之而来。技术垄断现象可能导致影视创作领域的思想单一化和创新力下降,艺术家的个性化和创作自由受到挑战。泛娱乐化趋势使得影视作品更多地追求短期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忽视长期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深度。智能替代引发了主体性危机,不仅威胁到影视创作艺术家的地位,也对整个行业的就业结构和创作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些挑战,未来影视创作需要在技术发展与文化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从方法论维度反思影视创作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方式、边界及其文化影响,而不能任由技术主宰文化与生活,最终走向主体性的消亡与影视作品本身意义的消解。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影视创作 技术垄断 泛娱乐化 人工智能替代
分 类 号: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J904[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