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通识学院,云南昆明650304 [2]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0-37,共8页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基 金:2023年云南师范大学校级项目“清中期汉宋学思想与骈文复兴研究”(YJSJJ23-B51)。
摘 要:骈文的地位从魏晋六朝到唐末发生了一个彻底反转的情况。究其实质,是由于哲学思想以及时代风气造成了对文学审美的不同趣味,六朝尚“丽”,重视美感,对形式美的追求达到了极致,骈文也因此而得到尊崇。这与彼时对于“形”的哲学思考是密不可分的。魏晋六朝重视人物品评,这来自于“因形判意”的思维,并且很快转入到对“形”本身的审美活动中;进而随着玄学与佛学的发展,以僧肇、范缜为代表的学者对“形神”关系的讨论深刻地影响了士人的思想以及对文学的认识。但骈文的流弊很快显现出来,迈进唐朝,盛唐气象加之儒学的重振,使得当时的人们兴起了对“实用性”的追求,骈文的浮靡之风也逐渐被刚健之气所冲淡,“古文运动”应运而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