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23”工作法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琪 张世云 汪宸成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企业文明》2024年第12期127-128,共2页Enterprise Civilization

摘  要: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载体,也是工业社会集体记忆的凝结,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拥有宝贵的工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圣灯山气田隆昌气矿旧址(以下简称:隆昌气矿旧址)见证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是毛泽东同志唯一视察过的石油单位,为国家“一五”计划能源支撑和四川盆地后续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聚焦国家级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课题,以隆昌气矿旧址为例,提出“瞄准一个目标、孵化两个超级符号、凝聚三个认同”的“123”工作法,探索国家级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途径,为同类型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研判价值及参考建议。

关 键 词:工业发展史 天然气工业 工业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隆昌 能源支撑 不可再生性 不可替代性 

分 类 号:F426.2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87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