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靖雯 徐畔[1] Su Jingwen;Xu Pan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4年第6期82-92,共11页Folk Culture Forum
基 金: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和合文化对东北亚地区的融合作用”(项目编号:WY2022019-B);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寒山诗对‘垮掉派’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HSDBSCX2021-11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唐代“三教合一”的开放风气造就了海纳百川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对宗教文化的实用性改写也增加了受众。寒山诗是通俗诗与宗教文化、民间文化相融合的典范,寒山与拾得“和合二圣”的形象逐渐被神化为一种民间传说。寒山通俗诗使用俗语、俚语再现世俗风情;也借佛理偈语阐释民间信仰和精神境界。诗歌主题表达了民众圆融和谐的价值取向和处事智慧,也呼应了寒山诗将儒家仁爱思想、隐者情怀、禅宗境界、偈语箴言、道家哲学和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等融会贯通的气魄。在长久的流传中,寒山诗蕴含的和合文化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中,实现了对民族性格的塑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