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出 处:《新闻记者》2024年第11期35-48,100,共15页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项目“食农组织微信传播效果及其对用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2023M74097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研究从机会结构视角出发,以新闻传播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考察这一群体在不同机会结构与职业流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新传毕业生将新闻职业视为体验式“过渡性职业”,其职业实践经历以新闻作为兴趣,到就学期间同步实习,再到转向泛媒体行业就业的“三重奏”职业流动路径。在传媒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理想-专业-就业的错位配置,以及社会-家庭-个体的风险语境等机会结构作用下,重构了新传毕业生以顺势就业、祛魅化就业,以及求稳就业的适应性择业版图。这一群体通过求学筑梦、行业反向融合与地域反向流动、发展多栖职业与拓展职业边界等策略性实践,在与不断此消彼长的机会结构互动中探索稳定的平衡点。这些职业策略将新闻实践演绎成一种专业化嵌入的日常传播活动,重构了“新闻人”的多向度后职业角色,在融合协商、互惠共享中重塑了液态化新传职业生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