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2]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陕西西安710049 [3]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出 处:《江汉论坛》2024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乡村振兴的制度机制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A100);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DSZK068)。
摘 要:法治乡村建设既要重视法治运行的外在维度,更应强调对乡村社会生活的内在回应。我国乡村社会是一种自治的社会,法治乡村必然是依法自治的乡村,乡村自治法治化是构建法治乡村的基本逻辑:自治主体法治赋能、自治权力规范有序、村民权利有效实现、依法自觉参与自治是法治乡村的基础前提、关键领域、根本目标、实践机制。为此,应通过进一步理顺村民组织关系、强化小微权力规范治理、实现村民权利有效维护、注重自治法治参与教育等推进乡村法治化自治,以实现对法治乡村的构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