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鑫 Tang Xin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海淀100875
出 处:《大庆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Daqi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理性主义批判理路的生成基于其所处的“时代的教养”,构成了特定历史时期近代德国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塑型,但在触碰到社会生活现实时,这一批判理路难以促成并深入到社会生活自身进行内在批判。马克思在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批判性考察了理性主义国家是难以重释社会生活中“非理性因素”的存在,而理性主义批判要完成新的转向,就要深入社会生活,并在充分把握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基础上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的批判理路转化在对同时期已经形成的各类占据重要地位的哲学思想进行新的批判和超越的同时,也促成了马克思独特的批判理路及新的哲学基础的形成与重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