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香月 Li Xiangyue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24年第6期76-85,共10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史典型事件的文献考辑与研究”(18ZDA255);江苏省社科基金文脉专项“南社研究”(23WM B010)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日本“取缔规则”事件后,陈天华在大森湾蹈海;友人姚宏业归国办学受阻,亦蹈黄浦江而死。二人遗榇归葬岳麓山,在湖南和全国学界引起震动。这种“利他主义的自杀”经过文学、报刊、演说的传播,形成了一种现实中的“仿效”,由此也引发了一股经久不衰的创作潮流。初期的蹈海书写更多成为各流派表达政治观点的工具,民国后的作者反而更能关注到二人醒世、兴学的初始愿望。在这些作品中,湖湘风貌成为最突出的表象特征,军兴以来的湖南人文传统得到重塑。其中饱含的悼亡之哀与排满之愤,远承楚骚遗风,近接文学界革命,拓展、丰富了清末民初革命烈士悼亡题材写作的内容,也勾连起新旧文学中爱国主义的共同表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