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华[1,2] Jiang Hua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2]黑龙江大学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出 处:《理论月刊》2024年第12期5-12,共8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实践诠释学与中国诠释学构建研究”(21BZX001)。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表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而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关于现代化的单一话语秩序框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与西方现代化话语的差别入手,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历史演变及对建构文化主体性的意义,有助于揭示其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创造性表达,而且是新时代中国对自身发展的文化构想和价值主张。这样一种话语回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中国之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主体性 “两个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