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带来的心理社会影响及有效干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静 刘嘉欣 陈岩燕 王嫱[1] 

机构地区:[1]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市200065 [2]复旦大学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年第12期1901-1906,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基  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青年级立项课题。

摘  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可急性发生,例如车祸、坠落等,也可慢性发生,如由脊髓肿瘤、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或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它会导致病变水平以下的感觉和运动的全部或部分丧失,最终造成继发于破坏性神经缺陷的永久性身体残疾[1]。脊髓损伤还伴随着典型的并发症,最常见的继发健康状况是膀胱控制、疼痛、肠道控制和压疮[1]。脊髓损伤至今仍是无法治愈的临床疾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生活水平[2]。

关 键 词:脊髓肿瘤 身体残疾 脊髓损伤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压疮 神经缺陷 临床疾病 有效干预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