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2-116,共5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契丹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JZD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新疆项目“中华文化在新疆的认同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2XJJA850002);新疆大学2022年“优秀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XJU2022BS020)。
摘 要:耶律楚材父子身居相位,这与他们精通双语、受帝王宠信有关。从他们的诗文来看,一方面,他们有济世泽民之志;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诗文中反复表达“隐”的强烈愿望。其诗文中的“隐”不过是“心隐”:耶律楚材被疏离,是被动的“心隐”;耶律铸是选择性退出,是主动的“心隐”。其“仕”与“隐”的矛盾,与耶律楚材父子接受儒家文化思想,从而与蒙元时期的游牧文化思想产生冲突有关,故而使他们在政治理想、治国理念、人生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不能与蒙元统治集团达成一致,从而产生文化焦虑、身份焦虑。二人诗文中表现的“仕”与“隐”,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与文学表达,也是契丹作家认同中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