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芜湖市中医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湖南中医杂志》2024年第11期87-91,共5页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23AH053201);安徽省芜湖市科技局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2023yf098);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校级质量工程临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23YJG005)。
摘 要:痹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中医学认为痹病多因外邪侵袭,痹阻经络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部的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等,治疗多采用针灸疗法。《黄帝内经》强调痹病的发病根本为正气亏虚,外邪侵袭是诱导因素,外感内虚导致痹病发生。针刺治疗痹病,根据其类型、病邪性质、病位深浅、病程长短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针具选择及针刺方法,如报刺治行痹、毫针刺治痛痹、着痹取三里、毛刺治浮痹、合谷刺治肌痹、恢刺治筋痹、骨痹辨虚实、长针疗远痹等。《黄帝内经》对痹病的认识和针刺治疗方法影响深远,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刺理论,对现代临床针灸治疗痹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 类 号:R246.1[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