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6期59-65,共7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研究”[项目编号:18JZD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日益嵌入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由此产生了“劳动者主体地位有所动摇”“活劳动不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等观点,这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挑战。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围绕劳动主体和价值源泉产生的争论,我们必须确证,人工智能不具备认识主体的属人性,人仍然是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的唯一主体;人工智能不创造价值,人类劳动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人工智能不会使劳动阶级成为无用阶级,在彻底消弭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工智能将成为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是理解与阐释人工智能时代社会财富生产和价值创造的科学理论,并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分 类 号:F014[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91.9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A8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