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上海200123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4年第S02期181-182,共2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分别引起临床症状不尽相同的四种疟疾。疟疾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的疟论篇和刺疟篇中就对疟疾的病因、症候、治疗有过较详细的记述。国内外医学专家都认为疟疾是恶浊的气体(瘴气)引起的。1880年法国学者LAVERAN首次在患者血液中发现疟疾的病体--疟原虫。疟原虫在人体细胞内增值,可引起强烈反应。疟疾是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原虫是导致人类疟疾的病原体,对人类危害极大。目前分布在102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区主要在非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东南亚、南太平洋等热带。年发患者数3.5亿,死亡人数约100万人。我国有24个省具备传播条件,仅云南、中缅边境和西藏林芝地区有一定感染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