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申冉冉 李常宝[2] Shen Ranran;Li Changbao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民国研究》2022年第1期21-36,共16页Studies on Republican China
摘 要:清末为预备立宪开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户口调查,南京政府在其训政初期为推行地方自治亦有清查户口之举,然自1932年起,此项工作渐为保甲编户制所取代。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伤亡甚巨,需源源不断地征补壮丁,征兵制为之全面实行。但是,全面抗战前南京政府对人口调查的理解存在局限性,兼以人口统计学理论的缺失,征兵制所首要之壮丁调查未能完成,因而1938年起国统区实行的壮丁抽签只能套用全面抗战前的保甲编户作为依据,一度引发民众骚乱。为切实掌握壮丁基数,国统区曾整合战时并行的户籍登记与保甲户口编查,并出台法令来规范壮丁统计工作,终因顶层设计者人口统计理论不足,所颁的人口统计法令内容参差扭结,加之壮丁身家调查亦由非专业之保甲人员负责,战时大后方基层政府尽管采取联保连坐、以户制人的方式征兵,却处理不了及龄壮丁的统计变量,依法征兵办成保甲抓丁,役政之乱始终未能解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