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建兴 刘金龙[2,3,4,5,6] HUANG Jianxing;LIU Jinlong
机构地区:[1]不详 [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4]国际林联 [5]林业经济与政策学部 [6]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
出 处:《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22,共22页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我国有集体林地1.71亿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0%,分布在2 600多个县,涉及1亿多农户(1)。集体林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第一个文件,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对于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将完善产权制度作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 键 词:农民就业增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集体林地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生态文明 中共中央办公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