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腔内栓塞术治疗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海珍[1] 王剑[1] 

机构地区:[1]丽水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浙江丽水3230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23期4617-4620,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分析瘤腔内栓塞术治疗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38例和栓塞组40例。传统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栓塞组进行瘤腔内栓塞术治疗,检测对比传统组和栓塞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复通、增大情况、凝血功能、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栓塞组手术时间[(40.59±11.37)min]、术中出血量[(76.37±14.01)ml]及住院时间[(5.47±1.14)d]均低于传统组[(60.88±15.37)min、(85.73±16.19)ml及(7.35±1.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51、2.734及6.049,均P<0.05)。栓塞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传统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7,P<0.05)。手术前,传统组和栓塞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传统组和栓塞组APTT、FIB及D-D水平升高,但栓塞组APTT、FIB及D-D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传统组和栓塞组丙二醛(M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传统组和栓塞组MDA、NE及Cor水平升高,但栓塞组MDA、NE及Cor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手术前,传统组和栓塞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传统组和栓塞组IL-6、IL-8水平升高,但栓塞组IL-6、IL-8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栓塞组复通、增大发生率(0.00%、0.00%)略低于传统组(2.63%、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6、2.161,P>0.05)。结论妊娠后期脾动脉瘤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瘤腔内栓塞术治疗后复通、增大发生率均较低,且瘤腔内栓塞术手术创伤较小,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炎性反应较轻。

关 键 词:妊娠后期 脾动脉瘤 瘤腔内栓塞术 凝血功能 应激反应 炎症细胞因子 

分 类 号:R657.6[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