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形塑(1953—1956)  

Agricultural Cooperativ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Reshaping of Rural Societ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1953-195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建飞 Xu Jianfei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州225009

出  处:《学海》2024年第6期42-52,共11页Academia Bimestri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自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号:24BDJ07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中国乡村的经济、文化和农民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再造了乡村社会的面貌。在经济层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的集中与优化配置,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推动了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社会层面,重塑了乡村的社会组织结构,农民从分散的个体转变为有组织的合作群体,统治乡村社会几千年的族权、神权、夫权等权力体系被打破,乡村社会权力支配体系逐步瓦解,基层党组织不断壮大,基层政权体系逐步健全。在思想层面,打破了农民长期以来的个体小农意识,塑造了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关 键 词:农业合作化运动 乡村经济 乡村基层权力 农民思想观念 

分 类 号:F321.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