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闫德宇 YAN De-yu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8-104,共7页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反思“文化激进主义”的趋势兴起,针对对待“五四”时期否定孔子和儒学的态度,一些学者批评称其过于极端,具有全盘摒弃传统的倾向。应对这一声音,一些学者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五四”时期对孔子的批判并没有过于极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儒学的更新与现代转变。近些年来,随着对“五四”时期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持中立立场,他们认为“五四”时期的孔子批判虽然存在某些过激之处,但并非主要的思潮。在评价“五四”时期的孔子批判中的过激问题时,我们应该秉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将学术标准与历史标准有机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